電話:025-8658 3475
傳真:025-8658 3457
網址:http://www.cnbtos.com/
郵箱:info@fire-test.com
地鐵上蓋物業,解決了地鐵建設資金不足問題,但如何抑制地鐵沿線房價過快上漲?近日,廣東省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研討會暨軌道交通分會成立大會上,深圳地鐵近年推行的“軌道+物業”模式被不少專家熱議。
據深圳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,未來10年,預計通過此模式銷售收入可超萬億元。有省人大代表建議,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推動該模式時,除了要注重商業地產開發,還要注意公益性項目建設,平衡房價。
地鐵沿線房價成倍上漲
據了解,通過地鐵上蓋,深圳正在形成一種地鐵建設模式。除了上蓋物業的商品房開發之外,在上蓋物業中配套建設一部分商鋪、停車場等資源,用于出租獲得長期租金收益,也可以對地鐵運營形成長期補貼機制。
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公司獲政府政策支持,落實土地作價出資政策,將地鐵沿線部分地塊土地使用權以注冊資本金方式注入公司,簡化土地資源程序。目前該公司已獲得15個項目,200多萬平方米土地資源,將進行約78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物業開發工作。
這種“軌道+物業”的模式堪稱“吸金”,受到很多開發商的青睞。比如該公司建設的一些地鐵沿線項目地價成倍上漲;受地鐵開通及相關配套設施完善等其他客觀因素影響,原計劃賣1萬元/平方米左右的房子,現在已漲至5萬元/平方米左右。
會后,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該負責人透露,未來幾年深圳地鐵計劃每年將實現50萬平方米項目的銷售。通過這種模式,預計未來十年該公司獲得銷售收入將超過萬億,“目前正與房地產領域優秀企業洽淡第一批項目的合作開發事宜”。
人大代表建議搭配公益項目
對此模式,一名珠三角城市交通部門工作人員表示,今年該市兩會上,有人大代表曾對此提出質疑,認為有些地方政府一邊給市民建軌道交通,緩解出行難,一邊又在地鐵上蓋及附近建高價樓房,到頭來,市民幸福指數仍然不高。如何權衡這兩種利益?
“我們是可以抑制房價的。”深圳地鐵相關負責人解釋,想要推行“軌道+物業”的可持續發展模式,確實需要地鐵沿線房價比較高,“但我們作為全資國企,利潤空間是可以掌握的”,只要利潤空間可保障地鐵建設,就可以把房價壓下來。“我們是國有企業,只要政府調控,就能控制房價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廣東省人大代表楊英介紹,相比內地,香港很早就開始推行“軌道+物業”的發展模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地方政府在推動該模式時,除了要注重商業地產開發,還要注意公益性項目建設。比如,地鐵公司獲地方政府支持,拿到沿線部分土地使用權,通過賣地或建房等方式獲得收益,其中部分收益應該用來建設保障性住房,涉及土地出讓金凈收益比例等分配內容,還要引入社會監督。
對此,深圳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,該公司建設的地鐵沿線6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已即將竣工。
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更好的信息交流,并不代表南京睿督公司贊同其觀點。南京睿督公司專注于動車、地鐵等軌道交通工具材料的防火阻燃標準測試與咨詢服務,如DIN5510測試,BS6853測試,NFF16-101測試,NFPA130測試,EN45545測試,CEI UNI 111700-3,UIC564-2等。